1. 子曰:
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竊比于我老彭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闡述而不創作,
相信幷喜愛古代文化,我私下裏把自己比作老彭。”
2. 子曰:
“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把所見所聞默默地記在心上,努力學習而從不滿足,
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,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?”
3. 子曰:
“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不去培養品德,不去講習學問,聽到義在那裏却不能去追隨,
有缺點而不能改正,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。”
4. 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
白話翻譯
孔子在家閑居的時候,穿戴很整齊,態度很溫和。
5. 子曰:
“甚矣,吾衰也!久矣,吾不復夢見周公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我衰老得很厲害呀!我已經好久沒有再夢見周公了”
6. 子曰:
“志于道,據于德,依于仁,游于藝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以道爲志向,以德爲根據,以仁爲依靠,
而游憩于禮、樂、射、禦、書、數六藝之中。”
7. 子曰:
“自行束修以上,吾未嘗無誨焉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只要是主動給我十條幹肉作爲見面禮物的,
我從沒有不給予教誨的。”
8. 子曰:
“不憤不啓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教導學生,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時候,不去開導他;
不到他想說却說不出來的時候,不去啓發他。
給他指出一個方面,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個方面,
就不再教他了。”
9.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
白話翻譯
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,從來沒有吃飽過。
10. 子于是日哭,則不歌。
白話翻譯
孔子如果在這一天哭泣過,就不再唱歌。
11. 子謂顔淵曰:
“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惟我與爾有是夫!”
子路曰:
“子行三軍,則誰與?”
子曰:
“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者,吾不與也。
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對顔淵說:
“如果用我,就去積極行動;如果不用我,就藏起來。
只有我和你才能這樣吧!”
子路說:
“如果讓您率領三軍,您願找誰一起共事呢?”
孔子說:
“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,徒步涉水過大河,
即使這樣死了都不後悔的人,我是不會與他共事的。
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,
一定是遇事謹慎小心,善于謀劃而且能完成任務的人。”
12. 子曰:
“富而可求也,雖執鞭之士,吾亦爲之。如不可求,從吾所好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財富如果可以合理求得的話,
即使是做手拿鞭子的差役,我也願意。
如果不能合理求得,我還是做自己所愛好的事。”
13. 子之所慎:齊,戰,疾。
白話翻譯
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事有三件.齋戒,戰爭,疾病。
14. 子在齊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,
曰:“不圖爲樂之至于斯也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在齊國聽到《韶》這種樂曲後,
很長時間內即使吃肉也感覺不到肉的滋味,
他感嘆道:“沒想到音樂欣賞竟然能達到這樣的境界!”
15. 冉有曰:“夫子爲衛君乎?”
子貢曰:“諾,吾將問之。”
入,曰:“伯夷、叔齊何人也?”
曰:“古之賢人也。”
曰:“怨乎?”
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出,
曰:“夫子不爲也。”
白話翻譯
冉有說:“老師會贊成衛國的國君嗎?”
子貢說:“嗯,我去問問老師吧。”
子貢進入孔子房中,問道:“伯夷和叔齊是怎樣的人呢?”
孔子說:“他們是古代賢人啊。”
子貢說:“他們會有怨悔嗎?”
孔子說:“他們追求仁德,便得到了仁德,又怎麽會有怨悔呢?”
子貢走出來,對冉有說:“老師不會贊成衛國國君的。”
16. 子曰:
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
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雲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“
吃粗糧,喝清水,彎起胳膊當枕頭,這其中也有著樂趣。
而通過幹不正當的事得來的富貴,對于我來說就像浮雲一般。”
17. 子曰:
“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《易》,可以無大過矣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給我增加幾年的壽命,讓我在五十歲的時候去學習《易經》,
就可以沒有大過錯了。”
18. 子所雅言,《詩》、《書》、執禮,皆雅言也。
白話翻譯
孔子有用雅言的時候,
讀《詩經》《尚書》和執行禮事,都用雅言。
19.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,子路不對。
子曰:
“女奚不曰:其爲人也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
不知老之將至雲爾。”
白話翻譯
葉公問子路孔子是個怎樣的人,子路沒有回答。
孔子說:
“你爲什麽不這樣說:他的爲人,
發憤用功到連吃飯都忘了,快樂得忘記了憂愁,
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,如此等等。”
20. 子曰:
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我幷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,
而是喜好古代文化,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。”
21. 子不語:怪、力、亂、神。
白話翻譯
孔子不談論怪异,施暴逞强、以力服人,叛亂,鬼神。
22. 子曰:
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三個人同行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爲值得我學習的老師。
我選取他的優點而學習,
如發現他的缺點則引以爲戒幷加以改正。”
23. 子曰:
“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?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賦予的,桓魋能把我怎樣呢!”
24. 子曰:
“二三子以我爲隱乎?吾無隱乎爾!
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你們大家以爲我對你們有什麽隱瞞不教的嗎?
我沒有什麽隱瞞不教你們的。
我沒有一點不向你們公開的,這就是我孔丘的爲人。
25. 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
白話翻譯
孔子以四項內容來教導學生:
文化知識、履行所學之道的行動、忠誠、守信。
26. 子曰:
“聖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。”
子曰:
“善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,得見有恒者斯可矣。
亡而爲有,虛而爲盈,約而爲泰,難乎有恒乎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“
聖人我是不能看到了,能够看到君子,這也就可以了。”
孔子又說:
“善人,我是看不到的了,能看到有一定操守的人就可以了。
沒有却裝作有,空虛却裝作充盈,本來窮困却裝作富裕,
這樣的人很難保持好的操守。”
27. 子釣而不綱,弋不射宿。
白話翻譯
孔子只用魚竿釣魚,而不用大網來捕魚;
用帶的箭射鳥,但不射歸巢栖息的鳥。
28. 子曰:
“蓋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無是也。
多聞,擇其善者而從之;多見而識之,知之次也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大概有自己不懂却憑空造作的人吧,我沒有這樣的毛病。
多聽,選擇其中好的加以學習;
多看,全記在心裏。這樣的知,是僅次于生而知之’的。”
29. 互鄉難與言,童子見,門人惑。
子曰:“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,唯何甚?
人潔己以進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。”
白話翻譯
互鄉這地方的人難以同他們交談,
孔子却接見了互鄉的一個童子,弟子們都覺得疑惑。
孔子說:“我是贊成他求上進,不贊成他退步,何必做得太過呢?
別人修飾容儀而來要求上進,就應該贊成他的這種做法,
而不要總是抓住他的過去不放。”
30. 子曰:
“仁遠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“
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?
只要自己願意實行仁,仁就可以達到。”
31. 陳司敗問:“昭公知禮乎?”
孔子曰:“知禮。”
孔子退,揖巫馬期而進之,曰:“吾聞君子不党,君子亦党乎?君取于吳,爲同姓,謂之吳孟子。君而知禮,孰不知禮?”
巫馬期以告,子曰:“丘也幸,苟有過,人必知之。”
白話翻譯
陳司敗問:“魯昭公知禮嗎?”
孔子說:“他知禮。”
孔子走出去後,陳司敗向巫馬期作了個揖,請他走近自己,說:“我聽說君子不因關係親近而偏袒,難道君子也有偏袒嗎?魯君從吳國娶了位夫人,是魯君的同姓,于是稱她爲吳孟子。魯君若算得上知禮,還有誰不知禮呢?”
巫馬期把此話告訴了孔子。孔子說:“我孔丘真幸運,如果有錯誤,別人一定會指出來讓我知道。”
32. 子與人歌而善,必使反之,而後和之。
白話翻譯
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,如果唱得好,
一定請他再唱一遍,然後自己又和他一起唱。
33. 子曰:
“文,莫吾猶人也。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有得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“就書本上的學問來說,大概我同別人差不多。
身體力行地去做一個君子,那我還沒有達到。”
34. 子曰:
“若聖與仁,則吾豈敢?
抑爲之不厭,誨人不倦,則可謂雲爾已矣。”
公西華曰:“正唯弟子不能學也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“如果說到聖和仁,那我怎麽敢當!
不過是朝著聖與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厭倦,
教導別人不知疲倦,那是可以這樣說的。
”公西華說:“這正是我們弟子學不到的。”
35. 子疾病,子路請禱。
子曰:“有諸?”
子路對曰:“有之。《誄》曰:‘禱爾于上下神祇。’”
子曰:“丘之禱久矣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病得很重,子路請求祈禱。
孔子說:“有這回事嗎?”
子路回答說:“有的。《誄》文中說:‘爲你向天地神靈祈禱。’”
孔子說:“我早就祈禱過了。”
36. 子曰:“奢則不孫,儉則固。與其不孫也,寧固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:
“奢侈豪華就會顯得不謙遜,省儉樸素則會顯得寒傖。
與其不謙遜,寧可寒傖。”
37. 子曰: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”
白話翻譯
孔子說
“君子的心地開闊寬廣,小人却總是心地局促,帶著煩惱。”
38. 子溫而厲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
白話翻譯
孔子溫和而嚴厲,有威儀而不凶猛,謙恭而安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