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1. 兵家學說_ 孫子兵法 一 - 始計「勝負關鍵」

大綱

 

戰爭對管治的影響


孫子曰: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

孫子說:戰爭是國家的大事,涉及人員的生死,

影響到道統的存亡,所以不能夠不加以研究。


 

決定戰爭形勢變化的因素


故經之以五,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:

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將,五曰法。


而透過以下所描述的五項層面分析,

並且透過比較敵我雙方的各種條件,以作計算,就可以判斷戰爭勝負的形勢

第一,是道 ; 第二,是天 ; 第三,是地 ; 第四,是將 ; 第五,是法


五項因素


道者,令民于上同意者也,可與之死,可與之生,民不詭也。


道者,是指能否令民眾與統治者持有同樣的意見,

做到可以為理念而死,為理念而活,民眾並不會對政治的理念有所懷疑



天者,陰陽、寒暑、時制也。


天者,是指天時,也是當時晝夜陰晴,溫度氣候,時間長短(會怎樣影響局面)



地者,高下、遠近、險易、廣狹、死生也。


地者,是指地形,包括高低遠近、是否容易前進、

所處的位置是廣闊還是狹窄,能否作為逃生或進攻的根據地



將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嚴也。


將者,是指將領,是否具備智慧,重視承諾,具備仁德,做事勇敢,執法嚴明



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


法者,是指法制,體制上的編制,獎罰的標準,軍需的補給。


 

預判戰爭勝負的標準


凡此五者,將莫不聞,知之者勝,不知之者不勝。


凡是涉及到這五樣因素,為將不能夠不知道,

知道越多就越能勝利,不知道就不能勝利



故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。

曰:主孰有道?將孰有能?天地孰得?

法令孰行?兵眾孰強?

士卒孰練?賞罰孰明?

吾以此知勝負矣。


簡單來說, 只要分析:

誰的政府能使全體軍民同心協力;誰的將帥具有才能;誰得天時地利;

誰的法令能貫徹實行;誰的軍隊強大;

誰的兵士訓練精良;誰的賞罰公正嚴明。

從這些比較之中,便能預知誰勝誰敗了。

所以透過比較敵我雙方的各種條件,以作計算,就可以判斷戰爭勝負的形勢,



將聽吾計,用之必勝,留之;將不聽吾計,用之必敗,去之。


將領理解這套概念,任用他就能夠勝利,可以留用,

不理解這套概念,任用他必然失敗,需要除去


 

訂立方案的原則


計利以聽,乃為之勢,以佐其外。勢者,因利而制權也。


所聽取的資訊,加以「弊分析,就是自己的形勢,用於輔助自己的行為,

而知道形勢的人,會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,作出行動方案。


 

身處不同形勢的處理方針


兵者,詭道也。


戰爭是詭詐多端。


「自己」不讓人猜透


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

近而示之遠,遠而示之近。


有能力,故意裝作沒有能力;要用兵,故意裝作不要用兵。

欲攻近處,故意做出遠攻的姿態;欲攻遠處,故意做出近攻的姿態。


「對外」用計謀弱化的敵人


利而誘之,亂而取之,

實而備之,強而避之,

怒而撓之,卑而驕之,

佚而勞之,親而離之,


或以小利引誘敵人;或在敵人內部製造混亂,再乘亂攻擊。

敵人充實無弱點時,全力戒備;敵人實力強大時,暫時退避,

故意挑逗敵人使其發怒,故示卑弱使敵人鬆懈;

敵人安逸時,設法使其疲於奔命;敵人團結時,設法離間分化。


「攻其不備,出其不意」


攻其不備,出其不意。

此兵家之勝,不可先傳也。


「攻其不備,出其不意」,

是用兵致勝的秘訣。


 

計畫的重要性

>計畫的多寡,決定實踐的結果


夫未戰而廟算勝者,得算多也;

未戰而廟算不勝者,得算少也。


戰爭未發生前,推演戰爭,預測得到勝利,是因為謀劃周全,

戰爭未發生前,推演戰爭,預測不能得到勝利,是因為謀劃缺乏周全,



多算勝,少算不勝,而況無算乎!


計算到的戰爭優勢因素多,就能得到勝利,

計算到的戰爭優勢因素少,就不得到能勝利,

假如不能充分計畫或毫無優勢因素條件下呢?(絕不可能得到勝利)


吾以此觀之,勝負見矣。


所以我透過判斷優勢因素,能夠預知勝負。




bottom of page